一、民國廿八年(西元1939年)3月7日:李國良中將陣亡
李國良中將,字兆彬,湖南省長沙市人,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學生隊第十四期輜重兵科,歷任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中校參謀、國民革命軍第六軍教導團少將團長、國民革命軍第十七師副師長、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附設軍官團少將教官、國民政府訓練總監部第一任輜重兵監、輜重兵學校教育長、兼任中國國民黨軍委會警衛執行部第二組第三廳主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訓部輜重兵監兼後勤部運輸處處長等職,民國廿八年(西元1939年),兼任軍事委員會天水行營軍訓處中將處長,3月7日自重慶飛抵西安就任,下午日機空襲西安,行營防空洞倒塌,不幸遇難。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訓部輜重兵監兼後勤部運輸處處長兼天水行營軍訓處處長李國良中將
二、民國廿八年(西元1939年)3月7日:張諝行上將殉國
張諝(ㄒㄩˇ)行上將,字春生、春笙,浙江省杭州市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陸軍大學第十期、陸軍大學研究院,經歷浙蘇地區北伐戰爭、臺兒莊等戰役,歷任浙軍初中級軍職、北伐軍軍職、徐州行營總部高級參謀團辦公室上校主任、軍事委員會少將高參、參謀本部作戰處處長、兼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保定行營作戰組組長、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長等職,民國廿七年(西元1938年)因公晉升中將銜,民國廿八年(西元1939年),奉令籌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天水行營,負責行營作戰指揮,3月7日於西安前線遭遇日機毒氣轟炸,不幸中毒殉國,後國民政府追晉為陸軍上將,且於3月29日舉行國葬;西元一九八四年(民國7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臺兒莊戰役
三、民國卅七年(西元1948年) 3月7日:「臨汾戰役」爆發
臨汾戰役,為第二次國共內戰大型戰役之一,自民國卅七年(西元1948年) 3月7日至5月17日止,發生於山西臨汾之保衛戰爭,由中國共產黨華北軍區野戰兵團副司令員徐向前率領所部8縱、13縱,合計5萬餘人,攻擊中華民國太原綏靖公署第六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晉南地區武裝總指揮梁培璜中將所領導胡宗南部國軍第第三0旅、閻錫山部第六十六師等部,合計2萬5,000餘人。
中日戰爭時期,日軍在臨汾修築堅固工事,而此後閻錫山、胡宗南部對臨汾城內外又增強防禦設備,構成四道防線體系;而徐向前方面採三面圍城布置作戰部署,不過因3月6日,有運輸機飛抵臨汾機場,為胡宗南企圖運走國軍第三0旅,於是徐向前提前於當晚完成圍城,7日凌晨指揮8縱攻佔機場,期間雙方採取激烈攻防,迄5月17日晚,徐向前兵團發起最後總攻,臨汾東城城牆被炸出缺口,突擊隊攻入臨汾,活捉國軍梁培璜中將,至此臨汾城淪陷,中國共產黨控制山西南部。
中國共產黨華北軍區野戰兵團副司令員徐向前
中華民國太原綏靖公署第六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晉南地區武裝總指揮梁培璜中將
臨汾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