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郵政節(中華民國)

我國郵政最早可追朔至周朝(西元前1世紀),迄元朝依馬可波羅所述,在12世紀中國有一萬多個驛站

19 世紀,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改變閉關鎖國的政策,開放部份港口;自清道光廿四年(西元1844年)起,外國已開始在中國沿海或沿長江和南方的數十個城市開設郵局,清光緒四年(西元1878年)在英人赫德(Robert Hart)熱心推動下,各海關郵務處開始收寄公眾信件,此為海關郵政服務民眾伊始,此階段這只是試辦,一切都還在摸索與草創時期,迄清光緒廿二年2月7日(西元1896年3月20日),清政府終於批准赫德所擬章程奏摺,大清郵政官局正式運作。

民國三年(西元1914年),我國正式加入萬國郵政聯盟,郵政業務亦有長足進步,故民國卅七年(西元1948年)交通部明令規定,將三月廿日訂為郵政節。

 

二、民國二年(西元1913年)3月20日: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先生遇刺

宋教仁 ,字鈍初,號漁父湖南省桃源縣人,為中華民國初期第一位倡導責任內閣制政治家,曾任華興會和中國同盟會主要領導人物之一、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任)國務總理唐紹儀內閣的農林部總長,且為國民黨主要籌建人,民國二年(西元1913年)3月20日遇刺,22日不治身亡。

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8月27日,臨時大總統袁世凱頒布臨時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國會組織法》、《參議院議員選舉法》和《衆議院議員選舉法》,自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12月初至民國二年(西元1913年)3月,全國各地根據選舉法選出參眾兩院國會議員,其中國民黨議員約佔45%左右,成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參、眾議院)第一大黨,時任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擬循歐洲「內閣制」慣例,以黨魁身份組閣,民國二年(西元1913年)3月20日與部分國會議員同行北上,預備與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洽商國事,然22時45分,於上海車站(今上海鐵路博物館),遭預伏歹徒狙擊,腰部中彈,22日不治身亡。

有關宋教仁遇刺背後指使者,迄今仍為不解之迷,其中說法計有時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指使說、時任國民黨理事長孫中山(以「決不願居政界,惟願作自由國民」委代理理事長)指使說、時任國務總理(兼內務總長)趙秉鈞指使說、前滬軍都督清幫大老陳其美指使說、幫會分子摩擦說等。

 

 

國民黨代理理事長 宋教仁 大體

 

三、民國十五年(西元1926年)3月20日:「中山艦事件」爆發

中山艦事件,又稱「三二〇事件」,此次事件一說為「偶發事件」,但一說係為「清黨」預演。

孫中山 過世後,汪兆銘成了中國國民黨中政會主席、(廣州)國民政府主席,並堅決地支持聯俄容共政策,但另一方面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雖然掌握軍權,卻反對「容共」政策;民國十五年(西元1926年)3月18日,黃埔軍校管理科交通股股長兼駐省辦事處主任歐陽鐘向海軍局代局長、中山艦艦長李之龍(中國共產黨)傳達指令,派中山、寶璧兩艦出海赴黃埔救援被匪徒攻擊的一艘外輪,但軍艦到達黃埔後向黃埔軍校教育長鄧演達請示任務,鄧演達卻回答不知,因翌日下午,預劃蘇聯使團參觀中山艦,李之龍電話請示蔣中正調中山艦回廣州,而表示:「我沒有要你開去,你要開回來,就開回來好了,何必問我做什麼呢?」;3月20日,蔣中正下令全城戒嚴,歐陽格陳肇英蔣中正命令佔領中山艦並在家中逮捕李之龍,包圍蘇聯顧問和共產黨機關,扣留了第一軍和黃埔軍校中周恩來等中共黨員,嚴密監視鄧演達,且中山艦艦長改派歐陽格;不過,4月14日,蔣中正歐陽格免職並拘留,同時宣布李之龍無罪釋放,但李之龍已失去海軍局一切職務。

 

 

中山艦艦長 李之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蝶 的頭像
    夢蝶

    夢蝶的部落格

    夢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