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清光緒十一年2月7日(西元1885年3月23日):「鎮南關之役」爆發

鎮南關之役,為發生於清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迄清光緒十一年(西元1885年)中法戰爭中之戰役,自清光緒十一年2月7日(西元1885年3月23日)至清光緒十一年2月19日(西元1885年4月4日)止,發生於鎮南關(現改稱「友誼關」,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友誼鎮隘口村)之戰爭,由法國將領尼格里(François Oscar de Négrier)率所部合計2,000餘人,攻擊廣西提督馮子材越南阮朝嗣德帝(阮福洪任)所封三宣正提督、一等義勇男爵劉永福所部「黑旗軍」,合計3萬2,000餘人。

清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法國軍隊進攻越南順化,強迫越南訂立《順化條約》,讓越南脫離中國(清廷)藩屬地位,成為法國的保護國,引起中國清朝政府朝野譁然,慈禧太后大為震怒,下詔向越南派兵,中法戰爭開始。

清光緒十一年2月7日(西元1885年3月23日),法軍第二旅2,000餘人從越南諒山出發,大舉攻入鎮南關,清廣西提督馮子材指揮「黑旗軍」和「恪靖定邊軍」反擊,將法軍逼下長城,進入伏擊圈,後法軍全線崩潰,中國軍隊乘勝追擊,準備強行進攻河內

清光緒十一年2月14日(西元1885年3月30日),法軍放棄諒山消息傳回法國本土,間接導致法國總理茹費理內閣引咎辭職,另一方面在英國調停下,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Patenotre)於天津會談,清光緒十一年4月27日(西元1885年6月9日)簽訂《中法天津條約》,結束中法戰爭;中法天津條約主要內容確認法國和越南簽訂的《第二次順化條約》,其中否定中國對越南的宗主權,改由法國全權管理越南,從此越南脫離中國,成為法國屬地。

 

 

法國將領 尼格里 (François Oscar de N é grier)

 

 馮子才

廣西 提督 馮子材

 

 劉永福

越南 阮朝 三宣正提督、一等義勇男爵 劉永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蝶 的頭像
    夢蝶

    夢蝶的部落格

    夢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