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版節(中華民國)
出版節,為中華民國出版業界於民國五十一年(西元1962年)自行訂定節日,另之所以訂定每年3月30日,係因孫中山先生於民國十三年(西元1924年)3月30日為《三民主義》乙書作序。
二、民國廿九年(西元1940年)3月30日:中華民國「(汪精衛)國民政府」成立
中華民國(汪精衛)國民政府,又稱汪精衛政權、汪兆銘政權、汪國民政府,係指自民國廿九年(西元1940年)3月30日至民國卅四年(西元1945年)8月16日止,抗日戰爭期間日本於南京成立由汪精衛(本名汪兆銘)等,投靠日本的中國國民黨黨員所建立之傀儡政權,主要支持力量為大日本帝國陸軍支那派遣軍;由於自稱為合法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因此沿用中華民國青天白日國徽和《中華民國國歌》作為國徽和國歌,至於國旗,民國卅二年(西元1943年)2月5日前,在原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基礎上附加有「和平反共建國」6字的黃底黑字三角旗,民國卅二年(西元1943年)2月5日開始則完全採用未經修改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旗幟。。
抗日戰爭 期間,日本先後在中國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蒙古軍政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察南自治政府、晉北自治政府、蒙古聯盟自治政府等政權,民國廿九年(西元1940年)3月,汪精衛叛逃中華民國(重慶)國民政府並與日本尋求合作,民國廿九年(西元1940年)3月30日,汪精衛於日本支持下於南京舉行「國民政府」還都儀式,正式成立傀儡政權,名義上接管原「中華民國維新政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和「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等日本前傀儡政權的轄地,但成立初期,汪政權仍奉重慶的林森為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為「代主席」,兼領行政院長及中國國民黨總裁,迄民國卅二年(西元1943年)林森於重慶車禍身亡後,汪精衛方「真除」,後日本戰敗投降先行改組為「南京臨時政務委員會」,最終宣告解散。
中華民國 ( 汪精衛 ) 國民政府民國卅二年 ( 西元 1943 年 )2 月 5 日前國旗
中華民國 ( 汪精衛 ) 國民政府前國徽
汪精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