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5月30日:「五卅慘案」爆發
五卅慘案,又稱「青滬慘案」、「五卅大屠殺」,係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5月30日,青島、上海等地工人遊行抗議日本棉紗廠非法開除及毆打工人,遭到上海公共租界老閘捕房開槍鎮壓之流血事件。
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2月,位於上海日商「內外棉株式會社」第八廠發現童工屍體,工人認為係遭日籍管理人員毆打致死,引發全體罷工,後經上海總商會調停而結束紛爭;4月19日,位於青島日商大康紗廠4,000餘名工人,為爭取工會權利、增加工資,發動罷工行動,且散發《青島大康紗廠全體工人泣告書》,此舉為上海市日商紗廠工人串聯響應行動,後多間日本紗廠以男工引發工潮為由,將所有男工解僱,經總商會多次調停,5月15日工人再向內外棉株式會社資方交涉,衝突下日本資方人員竟開槍打死工人顧正紅(中國共產黨籍),另有7人受傷,且工人向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求助,卻遭逮捕;5月24日,上海各界舉行追悼顧正紅大會,各大學學生到租界宣傳民族主義,反對外國在華勢力,致使日本政府和山東、青島軍閥當局加緊聯合鎮壓青島工人運動,另一方面,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指示採取嚴厲手段解決工潮;5月29日,衝突逐漸升溫,日商棉紗廠廠內日本職員乘機槍擊工人,打死工人8名、重傷數十人,逮捕工人70餘人。
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5月30日,數千名工人、學生、群眾於上海公共租界舉行大型示威遊行,抗議日商槍殺工人,要求釋放被捕的學生與工人;下午,遊行群眾佔領最繁華的南京路,與英國巡捕發生衝突,有十多人受傷,100多人被捕,遭關押於「老閘捕房」;下午3時,上萬群眾踴向老閘捕房,下午3時55分,英國籍捕頭下令向群眾開槍,計打死13人、打傷40多人、逮捕49人,同時工部局宣布戒嚴,史稱「五卅慘案」。
慘案發生後,經上海戒嚴司令(奉系軍閥)邢士廉強力彈壓下,8月下旬罷工逐漸平息,但隨著北伐成功,軍閥勢力遭到剷除,收回租界、收回教育主權、反基督教運動和反帝國主義勢力的思潮,亦逐漸在人民心中醞釀。
五卅慘案示威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