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7月28日:佟麟閣上將殉國

佟麟閣 上將,原名凌閣,字捷三直隸省高陽縣(今河北省高陽縣)人,畢業於陸軍檢閱使高級教導團,曾經歷討伐張勳、第一次直奉戰爭、北伐戰爭、蔣馮戰爭、中原大戰等戰役,歷任馮玉祥部哨兵、陸軍第十六混成旅第一團第三營第二連連長、陸軍第十六混成旅第一團第一營副營長、陸軍第四十四團第二營營長、陸軍第二十五混成旅第一團團長、國民軍第一軍第十一師第二十一旅少將旅長、國民軍步兵第四師師長、國民軍第十一師師長、兼任隴南鎮守使、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師師長、新編第一軍軍長兼第二十七師師長、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中將參贊、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副軍長兼察哈爾省警備司令、兼任張家口警備司令、代察哈爾省省主席、抗日同盟軍第一軍軍長、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副軍長等職,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7月14日日軍包圍北平,並進犯南苑,將軍主動留守南苑,與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第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上將共同指揮南苑保衛戰,28日,將軍奉命向永定門方向轉移,途中遭日軍包圍,不幸中彈殉國;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7月31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晉為為陸軍上將,且於民國卅五年(西元1946年)7月28日,舉行隆重國葬;西元一九五二年(民國41年)8月,中國共產黨追認為革命烈士

 

 Tong linge.jpg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上將(追晉)

 

二、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7月28日:趙登禹上將殉國

趙登禹 上將,舜臣舜誠山東省菏澤縣趙樓村人,自幼嫻熟武術,曾經歷護國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北京政變、北伐戰爭、蔣馮戰爭、中原大戰、對日抗戰期間喜峰口大捷、古北口大捷等戰役,歷任(馮玉祥部)陸軍第七師第十六混成旅第一團第三營第二連副兵(只吃糧、不發餉)、馮玉祥貼身護兵、陸軍第十六混成旅直屬工兵連第三排排長、營長、旅長、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二十七師師長、國民軍第二十八旅旅長、(馮玉祥宋哲元)第四路軍第二十五師師長、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第十九旅旅長(任內籌組抗日初期名聞中外的「大刀隊」)等職,喜峰口大捷為自「九一八事變」後,中日戰爭之首功,國民政府核准第二十九軍增編第一三二師,且由將軍升任師長;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7月14日日軍包圍北平,並進犯南苑,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上將與將軍共同指揮南苑保衛戰,28日,將軍奉命向永定門方向轉移,途中遭日軍機槍截擊,不幸中彈殉國;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7月31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晉為為陸軍上將,且於民國卅五年(西元1946年)7月28日,舉行隆重國葬;西元一九五二年(民國41年)8月,中國共產黨追認為革命烈士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第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上將(追晉)

 

 

大刀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