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灣原住民正名紀念日(中華民國)

臺灣原住民過往法律名稱為「山胞」(山地同胞),而民國八十三年(西元1994年)憲法增修條文將「山胞」修正為「原住民」,為紀念臺灣原住民族正名成功,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於民國九十四年(西元2005年),將每年8月1日訂為「臺灣原住民正名紀念日」。

 

二、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俗稱「八一建軍節」,係中國共產黨為紀念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8月1凌晨2時,周恩來等中國共產黨籍國民革命軍幹部率部2萬餘人,於江西南昌發動武裝革命,反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史稱「南昌起義」(中華民國方面稱為「南昌暴動」),因此為中國共產黨首支武裝部隊,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遂於民國廿二年(西元1933)6月30,將每年8月1訂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且於同年7月11,獲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同意,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演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三、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年)8月1日:「南昌暴動」爆發

南昌暴動,中華民國方面又稱為「南昌造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則稱為「南昌起義」、「南昌暴動」,係指中國共產黨於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年)8月1日,針對中國國民黨(時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執政黨)的「清黨」政策,於江西南昌發起的武裝暴動。

民國十五年(西元1926年), 中國國民黨內部為是否延續「聯俄容共」政策而產生嚴重歧見;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年)1月,支持「容共」政策的汪兆銘當選中華民國(武漢)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迫使以蔣中正為首的「清黨」人士於南京另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史稱「寧漢分裂」;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年)7月15日,(武漢)國民政府獲悉蘇聯顧問鮑羅廷欲分化國民政府,助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後,汪兆銘決定「和平分共」;因此,中國共產黨任命周恩來為「前敵委員會書記」,負責組織暴動,後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上將,率所部第十一軍(副軍長葉挺、黨代表聶榮臻,含第二十四師、第二十五師一部、第十師)及第二十軍(軍長賀龍),秘密開抵南昌,與國民革命軍第九軍副軍長兼南昌市公安局長朱德會合,準備起事。

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朱德周恩來等指揮秘密動員的國民革命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革命軍發動進攻,激戰佔領全城,且公布《八一起義宣言》、《八一起義宣傳大綱》,另一方面,國民政府立即調集軍隊包圍南昌,同年8月3日,起事部隊撤離南昌,成為中國共產黨第一支武裝部隊。

 

 

中國共產黨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

 

 

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上將

 

 

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副軍長葉挺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賀龍

 

 

國民革命軍第九軍副軍長兼南昌市公安局長朱德

 

四、民國卅二年(西元1943年)8月1日:中華民國(重慶)國民政府第三任主席林森先生過世

林森 ,字子超,號長仁,自號青芝老人,清同治七年1月18日(西元1868年2月11日)生於福建省閩縣尚幹鄉,民國卅二年(西元1943年)8月1日過世於重慶,歷任(辛亥革命期間)江西九江軍政府民政長、(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期間)臨時參議院議長、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全院委員長、(廣州軍政府時期)非常國會議員、外交部長、非常國會議長、(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時期)建設部部長、中國國民黨第一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中央執行委員、兼海外部部長、(武漢國民政府時期)常務委員、立法院副院長、中華民國代理第二(自民國20年12月15日起至民國21年1月1日止)、第三任(自民國21年1月1日起至民國32年8月1日過世止)(南京、重慶)國民政府主席等職。

 

 

林森

 

一、民國卅一年(西元1942年)8月份:張慶澍少將殉國

張慶澍 少將,字雨村山東省臨朐縣東阿縣張坊村人,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三十八期,經歷臺兒莊會戰等戰役,歷任副團長、團長、副官處處長、陸海空總司令部潼關行營中校參謀等職,民國卅一年(西元1942年),時任魯蘇戰區司令部少將高級參謀,遭日軍圍剿,於莒縣唐王山陣地,不幸殉國。

 

 

魯蘇戰區司令部高級參謀 張慶澍 少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