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池二王爺千秋

明朝末年,一艘三檣的大帆船,緩緩駛進南鯤鯓灣 ( 註) ,裡面載著六尊神像,分別寫著:「大王李府千歲、二王池府千歲、三王吳府千歲、四王朱府千歲、五王范府千歲、中軍府」,以及一支神木和「代天巡狩」的旌旗,於是漁民早晚焚香膜拜,一定滿載而歸,從此神威廣播。

後信徒決定立祀建廟,幾經波折選定槺榔山一片荒塚,但此處向來為「囝仔公」所佔領,囝仔公生前是一個牧童,死後葬在這裡,因得到靈氣而成神,雙方由爭吵轉為武鬥,每到夜晚,刀槍相擊聲遠及數里,連月不休,後赤山嚴佛祖請天上聖母和保生大帝出面協調,雙方訂下契約:

一、五王代囝仔公建小廟。

二、大廟來進香,小廟必有敬。

三、有福同享,光大南鯤鯓香火。

 

註:「鯤鯓」即「鯤之身」,分布在臺灣西南外海許多小沙汕,由於形狀像鯤魚的身體,便以「鯤鯓」為名。

 

 

池二王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