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元節
中元節,道教稱為「地官誕」,佛教稱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為華人文化圈的傳統節日。
於佛教,佛教徒會於此日(又稱為「佛歡喜日」)供養眾僧,以功德迴向父母,稱為「盂蘭盆法會」;而道教也因此日為「地官誕」,為地官赦罪的日子,因此有祭祖的習俗,並祈求地官赦免祖先亡魂之罪;另一方面,因此時適逢農曆七月中,陰間鬼魂會被釋放出來,由冥間大神面燃大士普渡真君管理,因此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得回到家中神主牌接受香火供養,但無主孤魂就只能四處徘徊,故民間也會於此時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法會,讓無主孤魂亦能同喜、同樂。
二、中元地官聖誕
地官大帝,全稱「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又稱為「地官」、「清虛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為道教三官大帝之一。
三官大帝,又稱「三界公」、「三界爺」、「三元大帝」,神格僅次於玉皇大帝,分別為天官「上元一品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地官「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水官「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民間普遍認為天官大帝為堯、地官大帝為舜、水官大帝為禹;另《歷代神仙通鑒》則記載元始天尊化炁為上元天官之神、中元地官之神、下元水官之神,下凡即成為堯、舜、禹三帝;再有說,三清道祖以炁化身,元始天尊化炁為上元天官之神、靈寶天尊化炁為中元地官之神、道德天尊化炁為下元水官之神。
地官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