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爆發
黃海海戰,又稱為「大東溝海戰」,係甲午戰爭中之一場海戰,為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發生於黃海海域之戰爭,由大日本帝國聯合艦隊艦隊司令伊東祐亨海軍中將率所部艦艇,計12艘,攻擊大清帝國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率所部艦艇,計14艘;但因清光緒廿年6月23日(日明治27年7月25日,西元1894年7月25日),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吉野、浪速、秋津洲等3艘巡洋艦,於豐島海域襲擊北洋水師濟遠、廣乙等2艘巡洋艦及清軍運兵船高升艦、炮艦操江艦,造成廣乙艦重傷自毀、濟遠艦敗走、操江艦被俘、高升艦遭擊沉後,清北洋水師於戰略上即採取「保船制敵為要」策略,而日聯合艦隊因欲掌握制海權,故於護送援軍登陸仁川後,便搜尋北洋水師主力決戰;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10時23分,日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發現清北洋艦隊,開啟黃海海戰,迄是日1730時,清北洋水師計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艦及廣甲艦等5艘,來遠艦受重傷,經遠艦管帶副將林永昇、致遠艦管帶副將鄧世昌、超勇艦管帶參將黃建勛、揚威艦管帶參將林履中等陣亡、死傷官兵計600餘人,大清水師喪失黃海制海權。
二、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清北洋水師左翼左營副將、經遠艦管帶林永昇殉國
林永昇 ,又名翼昇,字鍾卿,福建侯官人,畢業於福建船政學堂、英國皇軍海軍學校,曾於英國地中海艦隊鐵甲艦上實習,歷任鎮中艦炮船管帶、康濟艦管帶,且赴德國接經遠艦巡洋艦回國,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時任清北洋水師左翼左營副將、經遠艦管帶,遭炮擊殉國;後清政府降旨,准照提督例撫卹,追贈太子少保。
三、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清北洋水師中軍副將、致遠艦管帶鄧世昌殉國
鄧世昌 ,原名永昌,字正卿,諡壯節,廣東番禺龍導尾(今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龍珠直街龍延里2號)人,畢業於馬尾船政學堂駕駛班第一期,歷任五品軍功琛航艦運船幫帶、海東雲艦炮艦管帶及澎湖、基隆等要塞千總、揚威艦管帶,且赴英國接揚威艦巡洋艦、致遠艦巡洋艦回國,獲「葛爾薩巴圖魯」勇名,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時任清北洋水師中軍副將、致遠艦管帶,與艦共亡殉國;後清政府降旨,准按提督例從優議恤,賜其母以1.5公斤黃金製「教子有方」大匾,撥鄧家白銀10萬兩以示撫恤,追贈太子少保銜,入祀京師昭忠祠。
四、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清北洋水師左翼右營參將、超勇艦管帶黃建勛殉國
黃建勛 ,字菊人,福建永福(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人,畢業於福州船政學堂,歷任揚武艦正教習、福星艦正教習、鎮西艦管帶,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時任清北洋水師左翼右營參將、超勇艦管帶,與艦共亡殉國;後清政府降旨,追贈總兵銜,世襲雲騎尉,恩騎尉世襲罔替。
五、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清北洋水師右翼後營參將、揚威艦管帶林履中殉國
林履中 ,字少谷,福建侯官人,畢業於福州船政學堂第三期,歷任伏波艦炮大副、威遠艦練船教練大副、定遠艦大副、藍翎千總、副管駕,且赴德國協駕定遠艦回國,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時任清北洋水師右翼後營參將、揚威艦管帶,與艦共亡殉國;後清政府降旨,按總兵例議恤,並世襲騎都尉世職。
六、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9月17日:李友梅少將殉國
李友梅 少將,號竹三,廣東省五華縣橫陂鎮錫坑老樓村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步兵科,經歷第二次東征、北伐等戰役,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等職,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八‧一三松滬會戰爆發,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旅第四團上校團長,奉命調防上海,9月17日,於東王宅陣地,不幸中彈殉國;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晉少將;西元一九八七年(民國76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第一師第二旅第四團團長 李友梅 少將(追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