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國慶日(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國慶日,又稱「雙十節」、「雙十國慶」、「武昌起義紀念日」、「辛亥革命紀念日」,係紀念清宣統三年8月19日(西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成功,締造中華民國,遂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民國元年(西元1912)9月28通過臨時參議院決議,將10月10日,定為中華民國「國慶日」。

 

二、清道光廿一年8月26日(西元1841年10月10日):清鎮海總兵謝朝恩殉國

謝朝恩 ,四川華陽(今屬成都市)人,歷任都司、閩浙督標副將、狼山鎮總兵等職;清道光廿一年8月26日(西元1841年10月10日),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時任鎮海總兵,奉命守金雞嶺,不幸重炮墜海殉國;清政府賜卹,予騎都尉世職。

 

 

第一次鴉片戰爭

 

二、清道光廿一年8月26日(西元1841年10月10日):清兩江總督博爾濟吉特‧裕謙殉國

博爾濟吉特 ‧裕謙 ,原名裕泰,字魯山,又字衣谷,號舒亭八旗察哈爾鑲黃旗人,清嘉慶廿二年(西元1817年)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散館主事禮部主事、滿洲蒙古員外郎、湖北荊州府知府武昌府知府、江蘇按察使、江蘇布政使、兼任巡撫等職;清道光廿一年8月26日(西元1841年10月10日),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時任兩江總督,回防鎮海,兵敗投池殉國;清政府贈太子太保,予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世職,附祀京師昭忠祠,並於鎮海建立專祠,諡靖節。

 

 

清兩江總督博爾濟吉特‧裕謙

 

三、清宣統三年8月19日(西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

四川保路運動釀成民變後,托忒克‧端方奉命率湖北新軍入鎮壓,因此革命黨人認爲武漢防務空虛,是發動起義好機會,故於清宣統三年8月3日(西元1911年9月24日),由文學社、共進會和新軍革命黨人在武昌召開會議,決議由文學社蔣翊武擔任總指揮,共進會孫武擔任參謀長,且訂同年8月15日(西元1911年10月6日)發動起義,後因準備不足,起義日期推遲到8月25日(西元1911年10月16日)。

清宣統三年8月18日(西元1911年10月9日)共進會孫武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秘密製造炸彈時發生事故,孫武被炸傷,俄國巡捕前來搜查時,孫武等人已及時逃脫,但後來派人返回取回起義文件、旗幟時,不幸遭俄租界巡捕抓獲;清政府湖廣總督博爾濟吉特瑞澂得知此事後,下令全城戒嚴,搜捕革命黨人,是夜黨人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被捕,翌日晨被斬首。

清宣統三年8月19日(西元1911年10月10日)新軍工程營後隊正目(相當於班長)熊秉坤等人決定提早起義,並拉來隊官(相當於連長)吳兆麟爲起義軍臨時總指揮、熊秉坤為參謀長,晚7時許共進會會員士兵程定國與正目金兆龍抱著步槍睡覺,且在身上藏匿子彈,被值夜哨長(相當於排長)陶啟勝發現,痛罵「要造反嗎?」,金兆龍陶啟勝扭打,程定國(一說熊秉坤)開槍,擊斃了陶啟勝,發出武昌起義第一槍;起義士兵首先發難攻佔楚望軍械庫,繼而深受革命團體影響的大部分新軍共同響應,吳兆麟熊秉坤率起義部隊攻打湖廣總督府,在武漢南湖炮隊的炮擊下,起義軍在次日黎明前,佔領總督衙門,湖廣總督博爾濟吉特‧瑞澂逃走。

清宣統三年8月20日(西元1911年10月11日)黎明, 新軍第八鎮第十五協第二十九標第二營司務長蔡濟民召集會議,起義軍聚集於湖北諮議局大樓會議廳,並邀請諮議局議長湯化龍、副議長張國溶以及議員等人,商討組建軍政府和推舉都督人選,會議請湯化龍主持,會中吳兆麟提議由陸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黎元洪擔任都督,立憲派一致擁戴,部分革命黨人也因爲黃興宋教仁不在武昌,亦無更好人選表示同意,因此決議由黎元洪為都督,湯化龍為民政總長(一說為總參議);晚間,宣佈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公佈軍政府檄文和《安民布告》,宣佈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廢除清朝宣統年號,改用黃帝紀元,清宣統三年改爲黃帝紀元四六0九年,以「十八星旗」為軍旗,發佈《布告全國電》、《通告各省文》等文告通電全國。

辛亥革命成功後短短7個星期內,中國15個省陸續宣佈脫離清政府獨立,全國18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三省效忠清政府,但獨立各省主要以各省諮議局成員為主要領導,少數地區由革命黨主導,亦造成民國締造初期混亂,內戰頻仍禍因。

 

 

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 十八星軍旗

 

 

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 成立

 

四、民國八年(西元1919年)10月10日:「中國國民黨」成立

中國國民黨為孫中山革命黨人創建的中國原生政黨,亦是中華民國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政黨之一,前身最早可追朔自成立於清光緒廿年10月27日(西元1894年11月24日)的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

清光緒廿年10月27日(西元1894年11月24日)由楊衢雲孫中山等人,於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創立「興中會」(現中國國民黨以是日為黨慶),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

清光緒卅一年7月20日(西元1905年8月20日),興中會聯合「華興會」、「光復會」等重要革命團體,於日本東京組成「同盟會」,政綱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8月25日,「國民黨」成立大會在北京湖廣會館召開,由「中國同盟會」(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共和實進會」等五團體改組而成,黨綱為:(一)保持政治統一、(二)發展地方政治、(三)厲行種族同化、(四)採用民生政策及(五)維持國際和平。

民國三年(西元1914年)7月,孫中山為對抗與抵制袁世凱野心行為,於東京另組「中華革命黨」號召二次革命,「以實行民權、民生主義為宗旨」、「以掃除專制統制、建設完全民國為目的」。

民國八年(西元1919年)10月10日,因西南軍閥排擠孫中山上海整頓黨務,將中華革命黨在上海法租界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黨旗

 

 

中國國民黨黨徽

 

五、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0月10日:姜玉貞中將殉國

姜玉貞 中將,字連璧,山東省菏澤縣辛集村(今荷澤市牡丹區)人,畢業於山西陸軍第一混成旅幹部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高級班,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山西陸軍第一軍第一團團長、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四軍第六十六師第一九六旅旅長、兼任石太鐵路修防司令等職;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9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四軍第六十六師第一九六旅旅長,奉命率部堅守山西原平10日,10月1日日軍重兵包圍原平城,10日夜守成任務完成,將軍親率特務排突圍,不幸中彈殉國;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6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晉陸軍中將;西元一九七九年(民國6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人民政府追認革命烈士。

 

 

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四軍第六十六師第一九六旅旅長姜玉貞中將 ( 追晉)

 

六、民國五十一年(西元1962年)10月10日:「臺灣電視公司」開播

臺灣電視公司,簡稱「臺視」、「TTV」,為臺灣第一家電視,成立於民國五十一年(西元1962年)4月28日,同年10月3日開始試播、10月10日正式開播;創立時由臺灣省政府以間接持股方式掌握最多股權(精省後股權轉移至中央),至民國九十六年(西元2007年)才正式民營化

 

 

臺灣電視公司開播黑白檢驗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蝶 的頭像
    夢蝶

    夢蝶的部落格

    夢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