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民節(中華民國)

因應國內外來移居人口增加,為彰顯我國為友善移民國家,中華民國政府於民國一00(西元2011),將每年1218日「國際移民日」,訂為「移民節」。

 

二、民國廿八年(西元1939)1218日:「崑崙關戰役」爆發

崑崙關戰役,自民國廿八年(西元1939)1218日至民國廿九年(西元1940)111日止,發生於廣西戰略要點崑崙關之戰爭,為抗日戰爭大型戰役之一,亦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於桂南會戰中,投入戰力最強部隊的一場戰役,由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八集團軍(中央軍系)司令徐庭瑤上將率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少將)(桂軍軍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一軍 (軍長:韋雲淞少將)國民革命軍第四十六軍(軍長:何宣少將),合計6萬餘人,攻擊大日本帝國中國派遣軍第二十一軍師團二十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率步兵第二十一聯隊(聯隊長:三木吉之助)、步兵第四十二聯隊(聯隊長:坂田元一)、臺灣混成旅團第一聯隊(聯隊長:林義秀)、臺灣混成旅團第二聯隊(聯隊長:渡邊信吉)以及植田騎兵聯隊、砲兵第五聯隊(兩個中隊)

日軍於民國廿七年(西元1938)武漢會戰中期成功佔領廣州後,企圖進一步斷絕從越南廣西南方援運輸路線,因此於民國廿八年(西元1939)11月對第四戰區發動新一波進攻,並於124日佔領崑崙關,而中華民國俟日軍推進到極限時,才開始進行反擊,且投入剛整編完成之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及隸屬裝甲兵團;戰爭於民國廿九年(西元1940)111日由中方勝利結束,中方計傷亡14,000餘人,日方計中國派遣軍第二十一軍師團二十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後日本追晉中將)5,000餘人陣亡、傷亡共萬餘人;其後雖崑崙關多次易手,但同年224日,中方守軍才真正確定據守崑崙關戰略要點。

 

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八集團軍司令徐庭瑤上將

 

日本中國派遣軍第二十一軍師團二十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中將(追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