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陰極之至明陽氣始至,日行南北半球,晝最短而夜最長,故名也。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每年國曆1222日左右,視太陽到達黃經270時為冬至,此時北極圈為永夜,南極圈為極晝

《通緯.孝經援神契》「大雪後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十一月中(夏曆/農曆)。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因此冬至也代表一年之始(),所以十二地支之首支「子」冠於冬至,冬至所在之農曆11月便稱為「建子之月」。

有關冬至諺語有「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意思是說冬至是古代的過年,所以才說吃了湯圓就算是長了一歲;不過在大陸北方,習慣於冬至當天吃餃子,又名祛寒嬌耳湯,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粉糍粑等甜食。

 

註:中國歷代各曆採用的一年之始,各有不同,黃帝、周、魯三種曆,以冬至月為歲首(夏曆11月,建子之月),亦即子正;殷曆,以冬至月為歲終,以建丑之月(夏曆12)為正月,亦即丑正;夏曆,以元春為歲首(夏曆1月,建寅之月),亦即寅正;顓頊曆(秦曆),以孟冬為歲首,曆元於立春正月初一,亦為寅正;夏曆寅正、殷曆丑正、周曆子正,是為三正。

 

今阿日愛拜拜喔!

神明祭祀方式

供品:熟三牲2副、水果、湯圓、發糕、茶3杯、酒3杯。

金紙:壽金、刈金、土地公金。

程序:

1.於供桌依序擺放供品、金紙,另乘好湯圓3碗。

2.點香向神明祝禱:今天是冬至,弟子(信女)準備供品及金紙供奉神明,祈求保佑全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3.待香柱燒過2/3後,將供桌上金紙取下拜三拜後火化。

祖先祭祀方式

供品:熟三牲2副、水果、湯圓、發糕、茶3杯、酒3杯。

金紙:刈金、銀紙。

程序:

1.於祖先牌位前依序擺放供品、金紙,另盛好湯圓3碗。

2.點香向祖先祝禱:今天是冬至,兒孫準備供品及金紙敬奉歷代祖先,請祖先來享用,並保佑全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3.待香柱燒過2/3後,將供桌上金紙取下拜三拜後火化。

毋倘毋哉喔!!

1.大陸陝西地區會祭拜「紅豆粥」,以驅逐疫鬼。

2.大陸北方則是吃餃子,一方面為紀念張仲景發明的「祛寒嬌耳湯」外,另餃子外型類似元寶,象徵招財進寶。

3.臺灣及大陸南方則習慣吃湯圓,象徵團圓之意;不過,有包餡兒的是祭祖,沒包餡兒的要拜神喔!

4.因為冬至為一年之始,因此古時若今天沒祭祖,則代表一年都沒有祭祖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