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民國卅七年(西元1941)14日:「皖南事變」爆發

皖南事變,又稱「新四軍事件」,為中華民國對日抗戰期間發生之中國國民黨系軍隊與中國共產黨系軍隊戰爭,係中國國民黨系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上將與轄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上官雲相上將所部計8萬人,進攻中國共產黨系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轄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軍長葉挺中將(非中國共產黨黨員)、副軍長兼政委項英(中國共產產黨員)及政治部主任袁國平(中國共產產黨員)所部計9,000人,戰役自民國卅年(西元1941)14日至114日新四軍遭殲滅止,新四軍計軍長葉挺中將被俘、政治部主任袁國平陣亡,餘傷亡、被俘計7,001人,另副軍長兼政委項英雖於事變中突圍,但於兩個月後因攜有新四軍黃金儲備遭副官劉厚總槍殺。

抗戰爆發後,依國共建立抗日統一戰線的協定,新四軍在編制上係屬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上將領導,但中國共產黨方面毛澤東堅持要求部下「不受國民黨的限制,超越國民黨所能允許的範圍,不要別人委任,不靠上級發餉,獨立自主地放手地擴大軍隊,堅決地建立根據地」,故新四軍事實上只聽命於中國共產黨,因此國共軍隊衝突不斷;民國廿九年(西元1940)7月,新四軍突然渡江,攻佔國民革命軍駐守之黃橋陣地,同年10月初,江蘇省政府主席韓德勤26個團(兵力計3萬餘人)意圖收復黃橋,與陳毅粟裕率領「新四軍第一支隊」(兵力計7,000餘人)遭遇,致使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九軍軍長李守維中將戰敗溺水身亡、旅長翁達中將戰敗自殺,另萬餘人傷亡或被俘,同月19日,因擔心類似黃橋事件再度發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命令何應欽白崇禧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長的名義,向八路軍正副司令朱德彭德懷和新四軍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發出「皓電」,命令新四軍接電報後迅速全部撤到舊黃河以北,同年1119日,毛澤東以上述受令者「4人名義答覆「同意將安徽南部的新四軍部隊調到長江以北」,但毛澤東覆電後,新四軍並未如「皓電」及中共中央所言隨即移防,同年123日,蔣介石致電葉挺「新四軍應在繁昌銅陵渡過長江,在無為附近集中,然後按規定路線北上」,此電仍受中共中央認同,不過前往換防的國民革命軍第四十師與新四軍紛爭再起,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兼新四軍副軍長項英卻仍駐雲嶺,並不按中共中央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所指示的路線北渡移防前進,迄129日,蔣中正下令反擊,而新四軍部隊直到民國卅年(西元1941)14日,才真正開始轉移。

民國卅年(西元1941)14日夜晚,新四軍軍部和皖南部隊9000餘人由涇縣雲嶺地區出發,準備經江蘇南部向長江以北轉移,翌日,部隊行至茂林地區時,遭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上將以新四軍「違抗中央移防命令,偷襲圍攻國軍第四十師」為由,包圍和攻擊新四軍,項英曾數次發電報給延安,要黨領導毛澤東向政府交涉停火,但並無相關回應,11日,中共中央決定,皖南全軍由葉挺中將和饒漱石指揮,解除項英指揮權,113日,葉挺中將率新四軍餘部退守承流山高地,14日下午葉挺中將下山到國民革命軍第一0八師師部談判時被扣押,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於突圍時犧牲,全軍大部被俘、失蹤或陣亡。

 

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上將

 

陸軍新編第四軍軍長葉挺中將

 

陸軍新編第四軍副軍長兼政委項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