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藥師節(中華民國)
藥師節,我國自古本無「藥師」乙詞,而於民國十八年(西元1929年)1月15日,由國民政府公布「藥師暫行條例」,始有「藥師」名詞,後雖於民國三十二年(西元1943年)9月30日另曾公布「藥劑師法」,然仍以其發軔,於民國四十五年(西元1956年)以每年1月15日訂為「藥師節」。
二、民國廿四年(西元1935年)1月15日:「遵義會議」召開
遵義會議,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的一次擴大會議,會議自民國廿四年(西元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假貴州遵義舉行,會議致中國共產黨由原「三人團」(博古、李德、周恩來)領導團隊,形成張聞天、周恩來、毛澤東等人的新領導集團,並恢復毛澤東對紅軍指揮權。
民國廿三年(西元1934年)10月中旬,中國共產黨在博古和軍事顧問李德的領導下,遭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五次圍剿,致使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又稱「紅一方面軍」)受到慘重失敗,也因此展開中國共產黨發展史上「兩萬五千里長征」;鑒此,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召開「遵義會議」,總結失敗經驗,經過激烈討論,後依毛澤東發言內容起草《中共中央關於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遵義會議決議),要點如后:
1.改組黨中央領導機構,推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
2.指定洛甫起草決議,委託常委審查後,發至支部討論。
3.常委進行適當分工。
4.取消三人團,仍由周恩來、朱德為軍事指揮者,取消博古、李德軍事指揮權,並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參加中央軍事指揮的領導工作。
遵義會議會址
三、日大正十二年(民國12年,西元1923年)1月15日:中華民國第七(繼任)、第八、第九任總統李登輝先生誕生
李登輝,日名岩里政男,籍貫福建省汀州府永定縣,日大正十二年(民國12年,西元1923年)1月15日生於臺灣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埔頭坑「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歷任臺北市長、臺灣省主席、中國國民黨第二任黨主席、中華民國副總統及中華民國第七(自民國77年1月13日繼任至民國79年5月20日止)、第八(自民國79年5月20日至民國85年5月20日止)、第九任(自民國85年5月20日至民國89年5月20日止)總統,為中華民國第一位臺灣出生國家元首、首位由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卸任時完成和平政黨輪替的總統,普遍視為臺灣全面民主化的最重要領袖。
李登輝先生
李登輝先生年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