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戲劇節(中華民國)

戲劇節,源於對日抗戰期間人民因戰爭生活苦不堪言,致使戲劇工作者團結起來,鼓勵軍心、振奮民心,義務擔任宣傳抗敵責任,且免費巡迴演出愛國劇碼,不僅激勵軍人士氣,也給與在大後方百姓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這群戲劇工作者於武漢成立「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且於翌年秋天,訂定每年的國慶日為「中國戲劇節」,舉辦第一屆戲劇節慶祝活動,受到熱烈的迴響,後民國卅二年(西元1943年)改為每年3月2日為「戲劇節」。

國民政府為肯定這群抗戰期間付出心力的社會戲劇工作者,且鼓勵國人效法他們對社會民心鼓舞的積極態度,故於民國卅三年(西元1944年),由教育部和社會部共同核定,明文規定將每年的2月15日訂為「戲劇節」。

 

二、清光緒廿九年12月30日(西元1904年2月15日):「華興會」成立

華興會,為清朝末年革命組織之一,成立於清光緒廿九年12月30日(西元1904年2月15日),清光緒卅一年6月28日(西元1905年7月30日)與興中會合併為同盟會

清光緒廿九年(西元1903年),沙俄向清朝提出7項要求,企圖侵佔中國東北地區,留日學生遂於神田錦輝館召開學生大會,4月29日,決定組織拒俄義勇隊,推陸軍士官學校藍天蔚為隊長,成員有黃興楊守仁陳天華等,但後在清朝壓力下,日本政府勒令解散。

清光緒廿九年9月16日(西元1903年11月4日),黃興借慶祝卅壽辰(虛歲),變賣自家莊園36畝土地,邀請章士釗彭淵恂劉揆一柳大任及其侄柳剛宋教仁周震霖徐佛蘇胡瑛翁鞏秦毓鎏等12人,於長沙坡子街附近保甲局巷彭淵恂家集會,商議籌設革命團體,會中決定以「興辦礦業」為名,對外聲稱成立「華興公司」,入會者均稱入股,「股票」即會員證,並以「同心撲滿、當面算清」為口號,隱含「撲滅滿清」之意;清光緒廿九年12月30日(西元1904年2月15日),華興會在長沙龍璋的西園寓所正式成立,黃興任會長,宋教仁劉揆一為副會長,確定「雄踞一省,與各省紛起」為戰略方針,以「驅逐韃虜,復興中華」為革命口號。

 

華興會部分領導人(前排左1黃興、2未知、3胡瑛、4宋教仁、5柳揚谷;後排左1章士釗、2未知、3程家檉、4劉揆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