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道光廿二年5月8日(西元1842年6月16日):清江南提督陳化成殉國

陳化成 業章蓮峰蓮峰,諡「忠愍」,福建閩南人,原居泉州府同安縣,後移臺灣府淡水廳興直堡(今新北市新莊區),經歷圍剿海盜蔡牽、多次即退英國船艦,歷任灣總兵、福建水師提督等職,清道光廿二年(西元1842年)6月,時任江南提督,英軍攻打吳淞炮台,提督率軍堅守6晝夜,擊傷英艦計8艘,斃傷英軍士兵計500餘人,於清道光廿二年5月8日(西元1842年6月16日),不幸中彈殉國

 

軼事:

1. 陳化成 提督殉國後,民間奉於 上海城隍廟 ,與西漢 博陸侯 霍光 、明治書 侍御史 秦裕伯 合稱「上海三大 城隍 」。

2. 現中華民國新北市新莊區化成路,即為紀念 陳化成 提督而命名之。

 

 

清江南提督 陳化成

 

二、民國十一年(西元1922年)6月16日:「六‧一六事變」爆發

六‧一六事變,又稱為「陳炯明叛變」、「陳炯明事件」、「孫中山廣州蒙難」,係指民國十一年(西元1922年)6月16日以陳炯明為首地方軍人,於廣州對中華民國(廣州)國民政府發動叛變事件,驅離非常大總統孫中山先生。

民國五年(西元1916年)6月6日,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過世後,因無人具有足夠威望統御北洋派系,遂分裂為直系皖系奉系等三大系軍閥勢力,各軍閥相繼以武力、賄絡等手段把持(北洋)政府;民國九年(西元1920年) 粵軍陳炯明擊敗舊桂系軍閥,奪回廣州後,邀請孫中山等人赴廣州主持政局,且於民國十年(西元1921年)4月7日,選舉孫中山為(廣州)國民政府非常大總統,然陳炯明主張「聯省自治」(民選議員和地方長官等),與孫中山堅持以武力(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理念不和,遂於民國十一年(西元1922年)4月21日,陳炯明遭罷黜隱居;同年5月20日,陳炯明部下葉舉率領粵軍,擅自開入廣州,呼籲陳炯明復職,6月3日,葉舉宣布廣州戒嚴,15日晚10時,廣州衛戌司令粵軍第三師師長魏邦平接到葉舉「讓孫中山撤離總統府」命令,16日3時包圍總統府,後砲擊總統府,10時攻陷總統府。

事變發生後,孫中山登上永豐艦 ( ) ,持續抵抗粵軍,且於6月18日,電促蔣中正來廣東,6月29日蔣中正登上永豐艦,協助孫中山脫險;民國十二年(西元1923年)1月4日,孫中山通電討伐陳炯明,1月15日陳炯明宣布下野,翌日撤出廣州,2月21日孫中山重回廣州。

 

註:永豐艦,於民國十四年 ( 西元 1925 )3 12 日, 孫中山 先生逝世後,改名為「中山艦」以資紀念。

 

 

孫中山 先生伉儷與永豐艦官兵合影

 

三、民國十三年(西元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成立

黃埔軍校,原名「陸軍軍官學校」,因創校於廣東廣州黃埔,因此別稱「黃埔軍校」,為第一次國共合作成果,隸屬於中國國民黨,第一任校長為蔣中正;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年),遷往南京市,改隸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並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時期陸軍官校雖自民國十三年(西元1924年)至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年),僅招訓學生5期,然該校師生於對日抗戰等戰役中優異表現,且多為中華民國與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中骨幹,另一方面,中華民國國防部為了彰顯「三軍同源於黃埔軍校」,決定將各軍事院校「入伍生團訓練」集中位於高雄市鳳山區的陸軍軍官學校施訓,且現陸軍軍官學校仍以6月16日為校慶日。

中華民國締造後,各地軍閥迭起,內戰紛爭不斷,由民國十一年(西元1922年)6月16日粵軍首領陳炯明發動叛變(史稱「六‧一六事變」,又稱「陳炯明叛變」),致使實任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感到中國國民黨雖有三民主義思想,卻無武力得以實踐;民國十年(西元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全名:亨德利庫斯·約瑟夫斯·弗朗西烏斯·瑪麗·斯內夫利特Hendricus Josephus Franciscus Marie Sneevliet,荷蘭籍,筆名馬林)與孫中山會談(史稱「國共合作」開端),其中即包含創建軍官學校,並於民國十二年(西元1923年)8月16日,派遣蔣中正訪問蘇聯,學習建立革命軍隊經驗。

民國十三年(西元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開辦軍官學校,創立黨軍;同年1月24日,任蔣中正為籌備委員會委員長,5月2日,特任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校長,任廖仲愷為中國國民黨黨代表負責籌集軍校經費,委任李濟深鄧演達為教練部正、副主任,王柏齡葉劍英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周駿彥俞飛鵬為軍需部正、副主任,宋榮昌李其芳為軍醫部正、副主任,林振雄為管理部主任,何應欽為總教官;此後黃埔軍校歷經多次擴校、改名、建立分校等,迄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分裂,終開枝散葉成為現今中華民國各軍校共同源頭。

 

軼事:

1. 現今每位中華民國軍校生、校友耳熟能響的校歌 - 「怒潮澎湃 ...... 發揚吾校精神」,實為黃埔第五期始開始傳唱,原黃埔軍校校歌歌詞為「莘莘學子,親愛精誠,三民主義,是我革命先聲。革命英雄,國民先鋒,再接再厲,繼續先烈成功。同學同道,樂遵教導,始終生死,毋忘今日本校。以血妝花,以校做家,臥薪嘗膽,努力建設中華。」。

2. 至於現今黃埔軍校校歌,為民國十五年 ( 西元 1926 ) 政治教官 陳祖康 撰詞、 林慶培 譜曲,於民國十六年 ( 西元 1927 )6 16 日在黃埔軍校舊址內勒碑立石,復於民國六十六年 ( 西元 1977 )6 16 日在 鳳山 陸官勒石紀念,歌詞為「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作奮鬥的先鋒。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的民眾,攜著手,向前行,路不遠,莫要驚。親愛精誠,繼續永守,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另撰詞人 陳祖康 少將,後人仍能克紹箕裘,其孫為入圍 3 金曲獎 四分衛樂團 主唱 陳如山

3. 夢蝶亦於民國七十八年 ( 西元 1989 ) 以空軍機械學校專科學生班新生身分,進入陸軍軍官學校接受入伍訓練。

 

 

黃埔軍校校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