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憲兵節(中華民國)
民國廿五年(西元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時擔任護衛之憲兵第一團,自侍衛長蔣孝先將軍、團長楊鎮亞與團附蔣堃以下全數殉難,後民國四十年(西元1951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表彰憲兵忠貞潔烈精神,特頒訂每年12月12日為憲兵節。
二、民國四年(西元1915年)12月12日: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同意成立「中華帝國」
中華帝國,亦稱「洪憲帝制」,係指自民國四年(西元1915年)12月12日至民國五年(西元1916年)3月23日間,時任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預備成立君主立憲制政權名稱,原定年號「洪憲」,首都北京;但在各方勢力聯合武力中,中華帝國尚未對外正式宣布成立、袁世凱也未正式登基,便以失敗收場,此間對外仍使用「中華民國」國號。
民國四年(西元1915年)8月14日,時任參政院參政楊度串聯孫毓筠、李燮和、胡瑛、劉師培及嚴復成立籌安會,聲言「共和不適用於中國」,同時許多「請願團」上書,要求變更國體,10月6日,參議院收到各省建議改共和制為君主立憲制的各省代表請願書計83件,即代行立法院權限起草《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由全國選出國民代表計1,993人,同年12月11日上午9時,國民代表以全票通過同意君主立憲制,時任大總統袁世凱於次日(民國4年12月12日),同意請求,接受推戴書,預改國號為「中華帝國」,總統府改爲新華宮(今中南海),且將民國五年(西元1916年)更為「洪憲元年」,取「弘揚憲法」之意;但後因各地征伐四起,袁世凱於翌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籌備帝制時間前後共計102天(閏年)。
中華帝國國旗
中華帝國國徽
三、民國廿五年(西元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一場軍事政變行動,民國廿五年(西元1936年)12月12日,時任西北剿匪副總司令東北軍將領張學良和時任第十七路軍總指揮西北軍楊虎城,於西安發動「兵諫」,扣押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西北剿匪總司令蔣中正,最終蔣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張而獲釋。
但蔣中正曾對中國國民黨元老張鈁說:「安內才能攘外,他們不明白我的意思,而出此下策。我的日記裡有計劃,風聲透漏出去,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就要升級了。你看目下這個爛攤子,怎樣對外?張、楊掀起這樣的風波,真是壞了我的大事!」,因此認為造成日後中國共產黨坐大、神州沉淪之導火線就是西安事變。
蔣中正 ( 左)與張學良(右)
張學良 ( 左)與楊虎城(右)
四、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蕭山令中將殉國
蕭山令 中將,字鐵儂,湖南省益陽縣人,畢業於湖北陸軍小學、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歷任(湘軍)連長、營長、(國民政府)團副、團參謀及南京憲兵中校參謀、南京衛戍司令部上校總務處長、少將參謀長以及縣長等職,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時任憲兵司令部少將副司令、南京警察廳廳長兼南京市市長,南京保衛戰奉令掩護部隊渡江突圍時中彈殉國;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晉陸軍中將;西元一九八四年(民國73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憲兵司令部副司令兼代理首都警察廳廳長且兼南京市長蕭山令中將(追晉)
五、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姚中英中將殉國
姚中英 中將,字若珠,廣東省平遠縣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二期步兵科、陸軍大學第八期,經歷東征、淞滬會戰等戰役,歷任(陳濟棠部)獨立第一師第二旅第六團中校團副、燕塘軍校上校教官、第四路軍教導旅上校參謀長、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三軍第一五六團上校團長等職,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三軍第一五六師第少將參謀長,南京保衛戰防守紫金山,身陷重圍與敵肉搏,中數彈殉國;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晉陸軍中將,且於民國廿九年(西元1940年),廣東省平遠縣政府將姚中英烈士入祀平遠忠烈祠;西元一九五七年(民國56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平遠縣人民政府於革命烈士紀念碑鐫刻其名。
六、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高致嵩中將殉國
高致嵩 中將,字子晉,廣西省(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縣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經歷北伐戰爭、中原大戰、剿匪(共)等戰爭,歷任國民革命軍排長、連長、營長、師中校參謀等職,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二軍第八十八師第二六四旅少將旅長,南京保衛戰防守南京雨花臺,拚死抵抗,直至陣地全毀,將軍同全體將士殉國;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晉陸軍中將;西元一九八六年(民國75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七、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羅策群少將殉國
羅策群 少將,廣東興寧人,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工科,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六十六軍第一五九師少將副師長,南京保衛戰奉令防守湯山,突圍激戰時中彈殉國。
八、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易安華少將殉國
易安華 少將,字福如,號濟沈,江西省宜春市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三期憲兵科,歷任憲兵教練所見習少尉隊附、中央憲兵團排長、浙江警備司令部第三補充團上尉連長、中央教導第一師第一團上尉連長、少校營長、中校團副、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七師第五二二團上校團長等職,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七師第二五九旅少將旅長,南京保衛戰防守中華門右翼陣地,與日軍激戰中殉國;西元一九八六年(民國7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七師第二五九旅旅長 易安華 少將
九、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朱赤少將殉國
朱赤 少將,字幼卿,號新民,江西省興寧縣(今修水)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經歷北伐戰爭、鎮壓中華共和國(福建人民政府)戰爭、第五次剿匪戰爭、淞滬會戰等戰役,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等職,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二軍第八十八師第二六二旅少將旅長,南京保衛戰防守南京雨花臺,晨日軍再次攻擊,陣地全毀,與敵肉搏,將軍併全體將士殉國。
十、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李蘭池少將殉國
李蘭池 少將,字錦卿,遼寧省錦西縣人,畢業於東北講武學堂第七期步兵科,經歷熱河抗戰、長城抗戰、淞滬會戰等戰役,歷任(東北軍)排長、連長、營長、團副、團長等職,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七軍第一一二師第五十七旅少將副旅長,南京保衛戰防守南京太平門,與敵肉搏中彈殉國。
國民革命軍 第五十七軍第一一二師 第五十七旅副旅長 李蘭池 少將
十一、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黃紀福少將殉國
黃紀福 少將,廣東梅縣人,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六十六軍第一五九師第四七七旅上校副旅長,奉令於南京湯山阻敵,經麒麟門退守大水關,後策應增援光華門,12月12日突圍與敵激戰時,肉搏殉國,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晉陸軍少將。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六軍第一五九師第四七七旅副旅長黃紀福少將(追晉)
十二、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華品章少將殉國
華品章 少將,字榮袞,後改希平,四川省西昌市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炮兵科,經歷北伐戰爭、淞滬會戰等戰役,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五十八師排長、連長、營長、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二軍第八十八師軍事教育大隊長、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二軍第八十八師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團副團長、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二軍第八十八師第二六二旅野戰補充兵團上校團長等職,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二軍第八十八師第二六二旅上校副旅長兼野戰補充兵團團長,南京保衛戰防守南京雨花臺,激戰時中彈殉國;民國廿八年(西元1939年)8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晉陸軍少將。
國民革命軍 第八十八師第二六二旅副旅長 兼野戰補充兵團團長 華品章 少將(追晉)
十三、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韓憲元少將殉國
韓憲元 少將,廣東省文昌縣(今屬海南省)人,畢業 於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經歷淞滬會戰等戰爭,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參謀處長等職;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12月12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二軍第八十八師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團上校團長,南京保衛戰防守南京雨花臺,與敵激戰,與全團官兵俱肉搏殉國;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晉陸軍少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