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國廿一年(西元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變」爆發
一.二八事變,自民國廿一年(西元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止,發生於上海之戰爭,由大日本帝國海軍第一遣外艦隊司令官鹽澤幸一少將(前)及海軍第三艦隊司令官野村吉三郎中將(後)率領所部,合計7萬7,000餘人,攻擊中華民國淞滬警備司令戴戟、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副總指揮兼軍長蔡廷鍇中將、第五軍軍長張治中二級上將(後晉?)及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稅警總團和中央教導團等部,合計5萬餘人。
民國廿年(西元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中華民國境內排日運動風起雲湧,民國廿一年(西元1932年)1月18日下午16時,日本日蓮宗僧侶2名和信徒3人(天崎啟升、水上秀雄、後藤芳平、黑岩淺次郎、藤村國吉),在馬玉山路三友實業社毛巾廠門前化緣,遭廠內義勇軍數十人上前攔截盤查,結果僧侶水上秀雄遭人毆死,另天崎等2人重傷(註);1月20日凌晨02時40分,重藤千春在田中隆吉指使下,指揮上海「日本人在華青年同志會」暴徒32名,潛赴三友實業社工廠縱火,後鼓動日本僑民約1,200名,襲擊華人商店;1月21日上午,日本總領事村井蒼松見上海市長吳鐵城,提出4項要求:(一)市長須對總領事表示道歉之意(二)加害者之搜查、逮捕、處罰,應迅即切實實行(三)對於被害者5名須予以醫藥費及撫慰金(四)關於排侮日之非法之越軌行動,一慨予以取締,爾其應將上海各界抗日救國會以及各種抗日團體及時解散之。
民國廿一年(西元1932年)1月28日晚上23時,日本接到市長吳鐵城答覆,卻又以保護僑民為由,要中國軍隊必須撤出閘北,且不等答覆,晚上23時30分,即向閘北中華民國駐軍發起攻擊;3月3日,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奉命撤退,日軍佔領真如、南翔後,自行發布戰鬥中止命令,宣佈停戰,但期間閘北華界商號被毀計4,204家,房屋被毀計1.97萬戶,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法學院等均遭轟炸,另中國最大的私人圖書館商務印書館及東方圖書館,藏書超過30萬冊均遭炸毀。
註:有關水上秀雄等人遭襲擊乙節,於戰後東京審判,時任駐日本陸軍駐上海武官輔佐田中隆吉作證指出,係日特務川島芳子買凶所為。
一.二八事變日軍燒毀民房
二、民國卅年(西元1941年)1月28日:燕鼎九少將殉國
燕鼎九少將,原名壽琪,又名定九,河南省新蔡縣人,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及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研究班第七、第八期畢業,經歷北伐等戰爭,歷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五期區隊副、河南省保安司令部教導隊軍官隊上校區隊長等職,民國卅年(西元1941年)1月28日,時任河南省汝南第八軍分區上校保安副司令兼第一戰區遊擊挺進軍第二十二縱隊上校副司令官,率部參與豫南戰役力竭被俘,因日軍欲獲取情報未果,遭刺刀連刺喉管,英勇殉國;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晉少將。
豫南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