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 Apr 05 Fri 2019 00:00
清明
- Apr 05 Fri 2019 00:00
國曆四月五日
- Apr 04 Thu 2019 00:00
國曆四月四日
一、兒童節(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兒童節,係為紀念保障兒童權利、反對虐待兒童或毒害兒童的節日,西元一九二五年(民國14年)瑞士日內瓦召開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首次提出「兒童節」的概念,西元一九四九年(民國38年)於莫斯科舉行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義大利婦女聯盟執委會委員海倫·加波羅佐為紀念西元一九四二年(民國31年)6月10日被納粹德國屠殺的捷克利迪策村88名兒童,建議定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11月22日會議通過決議,決定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西元一九五四年(民國43年)12月14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定11月20日為國際兒童日(The Universal Children's Day)。
- Apr 03 Wed 2019 00:00
國曆四月三日
一、清光緒卅一年2月29日(西元1905年4月3日):鄒容義士就義
鄒容 ,原名紹陶,又名桂文,字蔚丹,留學日本時改名鄒容,四川省巴縣(今重慶市)人,清光緒廿八年(西元1902年)自費赴日本留學,就讀於東京同文書院,開始參加革命運動,翌年因與同學張繼、陳獨秀等人剪去清政府留學生監督姚文甫髮辮,被迫回國,後抵上海,與革命志士章太炎、章士釗等人結為摯友,積極參加拒俄運動與愛國學社革命活動,同年出版《革命軍》、《流血革命》等書,鼓吹革命思想;清光緒廿九年(西元1903年) 以章士釗擔任主筆位於上海租界地的《蘇報》,因言論激烈,號召推翻清政府,6月末,清政府與租界當局交涉,《蘇報》館中章太炎與鄒容等人,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逮捕,後被租界判處三年有期徒刑,鄒容於關押二年後病死於獄中,年僅二十歲;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3月29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追贈鄒容陸軍大將軍,另西元一九四三年(民國32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市政府將新生路改名為鄒容路。
- Apr 01 Mon 2019 00:00
農曆二月廿六日
一、南宮趙真君聖誕
南宮趙真君,係指三國勇將趙雲,字子龍,蜀(今四川)常山真定人,劉備讚稱子龍一身是膽,封為「翊軍將軍」,蜀漢建興六年(魏明帝太和2年,西元228年),病重而亡,死後後主詔贈大將軍,諡號「順平侯」,道家奉為「南宮輔佐真君」。
- Apr 01 Mon 2019 00:00
國曆四月一日
一、主計節(中華民國)
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年),國民政府奠都南京,財政部於所屬稅務機關試辦會計獨立,除海關及鹽務機關外,悉由財政部直接招考會計主任,派任主辦會計,並由財政部直接掌理其任免遷調;民國十八年(西元1929年),立法院院長胡漢民向中央政治會議提出設置主計總監部案,9月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推定委員陳長蘅、衛挺生起草主計總監部組織法草案,經立法院會議通過後,函送中央政治會議;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年)8月立法院完成國民政府主計處組織法草案三讀程序,同年11月15日,中國國民黨第三屆第四次中央執監委員決議,劃分財政部與主計處之職權,規定「收入、支出、存放匯兌、調劑盈虛等四種財務行政權歸財政部。歲計或預算決算、會計、統計等三種財政監督權歸主計處」,依此規定,財務行政歸財政部,財政監督則屬主計處;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年)11月25日國民政府公佈國民政府主計處組織法,旋於民國廿年(西元1931年)4月1日成立,且於民國卅年(西元1941年),定每年4月1日為「主計節」。
- Mar 31 Sun 2019 00:00
農曆二月廿五日
- Mar 30 Sat 2019 00:00
國曆三月卅日
一、出版節(中華民國)
出版節,為中華民國出版業界於民國五十一年(西元1962年)自行訂定節日,另之所以訂定每年3月30日,係因孫中山先生於民國十三年(西元1924年)3月30日為《三民主義》乙書作序。
- Mar 29 Fri 2019 00:00
國曆三月廿九日
- Mar 28 Thu 2019 00:00
國曆三月廿八日
一、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中華人民共和國)
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部份西藏人認為主要針對西藏流亡政府將每年3月10日訂為「西藏人民起義日」而設立;西元一九五九年(民國48年)3月10日,西藏拉薩爆發武裝衝突(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稱為「叛亂」,西藏流亡政府方面稱為「起義」),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獲得勝利,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西藏噶廈政府及追隨者流亡印度,同年3月28日,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簽署國務院令,宣布解散西藏(噶廈)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職權,而原噶廈政府人員則在印度達蘭薩拉宣布成立「西藏流亡政府」;西元二00九年(民國98年)1月19日西藏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每年3月28日定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以紀念此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