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記憶今天 (437)
- Sep 25 Wed 2019 00:00
農曆八月廿七日
- Sep 24 Tue 2019 00:00
國曆九月廿四日
一、民國卅年(西元1941年)9月24日:賴傳湘中將殉國
賴傳湘 中將,字鎮之,江西省南康縣東山鄉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炮兵科、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高級班第四期,經歷中原大戰、剿匪戰爭、鎮壓福建人民政府戰爭、(抗日戰爭期間)松滬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武寧保衛戰等戰爭,歷任中國國民黨連黨代表、中國國民黨團政治指導員、中國國民黨團黨代表、國民革命軍東路先遣軍司令部上尉副官、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二師政治部少校科長、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一師特務營副營長、國民革命軍第三師第九旅第十七團營長、國民革命軍第三師第九旅第十八團中校團副、國民革命軍第三師第九旅第十八團上校團長、國民革命軍第三師第九旅少將旅長、國民革命軍第三師步兵指揮官等職,民國卅年(西元1941年)8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軍第一九0師少將副師長,奉命隨部赴湘北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開戰第二日師長負傷後送,將軍奉命代理師長,9月8日將均遭日機機槍擊中,不幸殉國;民國卅二年(西元1943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晉陸軍中將;西元一九八四年(民國7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 Sep 23 Mon 2019 00:00
國曆九月廿三日
- Sep 23 Mon 2019 00:00
秋分
- Sep 22 Sun 2019 00:00
國曆九月廿二日
一、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9月22日:尉遲鳳崗少將殉國
尉遲鳳崗 少將,字毓鳴,山西省朔州(今碩縣)人,畢業於步兵專科學校,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等職,民國廿六年(西元1937年)9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七師第二十一旅少將副旅長兼第四十一團團長,9月22日,奉命於滿縣一帶佈防,行經董縣時,與日軍遭遇,不幸中彈殉國。
- Sep 22 Sun 2019 00:00
農曆八月廿四日
一、萬善爺千秋
萬善爺,因身故方式或性別,又稱為「有應公」、「有英公」、「金斗公」、「百姓公」、「萬姓公」、「萬應公」、「萬善公」、「萬善同歸」、「無嗣陰公」、「地府陰公」、「水流公」、「水流媽」、「大眾爺」、「大眾媽」、「眾人公」、「眾靈公」、「大塚公」、「大墓公」、「聖公」、「聖媽」,或逕稱為某姓公、某姑娘、某仙姑、某仙女、某先生,即為民間「孤魂信仰」。
- Sep 21 Sat 2019 00:00
國曆九月廿一日
- Sep 21 Sat 2019 00:00
農曆八月廿三日
- Sep 20 Fri 2019 00:00
農曆八月廿二日
- Sep 18 Wed 2019 00:00
國曆九月十八日
- Sep 17 Tue 2019 00:00
國曆九月十七日
一、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爆發
黃海海戰,又稱為「大東溝海戰」,係甲午戰爭中之一場海戰,為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發生於黃海海域之戰爭,由大日本帝國聯合艦隊艦隊司令伊東祐亨海軍中將率所部艦艇,計12艘,攻擊大清帝國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率所部艦艇,計14艘;但因清光緒廿年6月23日(日明治27年7月25日,西元1894年7月25日),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吉野、浪速、秋津洲等3艘巡洋艦,於豐島海域襲擊北洋水師濟遠、廣乙等2艘巡洋艦及清軍運兵船高升艦、炮艦操江艦,造成廣乙艦重傷自毀、濟遠艦敗走、操江艦被俘、高升艦遭擊沉後,清北洋水師於戰略上即採取「保船制敵為要」策略,而日聯合艦隊因欲掌握制海權,故於護送援軍登陸仁川後,便搜尋北洋水師主力決戰;清光緒廿年8月18日(日明治27年9月17日,西元1894年9月17日)10時23分,日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發現清北洋艦隊,開啟黃海海戰,迄是日1730時,清北洋水師計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艦及廣甲艦等5艘,來遠艦受重傷,經遠艦管帶副將林永昇、致遠艦管帶副將鄧世昌、超勇艦管帶參將黃建勛、揚威艦管帶參將林履中等陣亡、死傷官兵計600餘人,大清水師喪失黃海制海權。
- Sep 16 Mon 2019 00:00
國曆九月十六日
一、清咸豐九年8月20日(西元1859年9月16日):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先生出生
袁世凱 ,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號容庵;清咸豐九年8月20日(西元1859年9月16日)生於河南省陳州府項城縣(今項城市)袁張營村,民國五年(西元1916年)6月6日過世於京兆地方(今北京市),歷任(清政府時期)道員、巡撫、總督、入值軍機處、內閣總理大臣、「慶軍」營務處會辦、駐朝鮮通商大臣、「清朝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權代表、(於天津小站建立新軍)、直隸按察使、工部右侍郎、山東巡撫、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練兵處會辦大臣、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湖廣總督、內閣總理大臣、(中華民國時期)第二任臨時大總統(自民國2年2月15日至民國2年10月10日止)、第一任大總統(自民國2年10月10日至民國5年6月6日過世止)、中華帝國皇帝(籌備)(自民國5年1月1日至民國5年3月22日止)等職。
- Sep 16 Mon 2019 00:00
農曆八月十八日
- Sep 15 Sun 2019 00:00
國曆九月十五日
一、清道光十七年8月16日(西元1837年9月15日):清建威將軍左寶貴殉國
左寶貴 ,字冠亭,回族,山東省費縣地方鎮(今山東省平邑縣地方街)人,經歷鎮壓太平軍、撚軍等戰爭,歷任游擊、副將、總兵、記名提督等職,先後獎給六品軍功,頒賞獎武金牌、白玉翎管、白玉搬指、大小荷包,賜「鏗色巴圖魯」勇號,賞穿黄馬褂,頭品頂戴,賞戴雙眼花翎,封「建威將軍」,清道光十七年(西元1837年)中日甲午戰爭平壤保衛戰爆發,將軍奉命率部援助朝鮮,清道光十七年8月16日(西元1837年9月15日),於朝鮮平壤玄武門殉國;後清政府降旨,准照提督陣亡例從優議恤,入祀昭忠祠,贈「太子少保」銜,賜諡號「忠壯」,事蹟立傳,並給騎都尉兼一雲騎尉,襲次完時給予恩騎尉,世襲罔替,另贈其曾祖父左天增、祖父左鳳友、父左士榮皆爲「振威將軍」,封其叔父左士宏爲「建威將軍」。
- Sep 14 Sat 2019 00:00
國曆九月十四日
- Sep 13 Fri 2019 00:00
農曆八月十五日
- Sep 12 Thu 2019 00:00
國曆九月十二日
- Sep 10 Tue 2019 00:00
國曆九月十日